2010, 40(6).
摘要:多功能结构技术是实现卫星轻型化、微型化设计的潜在有效技术途径,正逐步成为航空航天结构
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卫星多功能结构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进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和展望。
2010, 40(6).
摘要:综述了导热脂、导热胶黏剂、导热橡胶、导热胶带及相变材料等几类界面导热材料(TIMs)的组成
成分、制备方法、主要性能、应用领域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国内外界面导热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0, 40(6).
摘要:综述了SiO2 气凝胶常压制备技术及其复合隔热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提高凝胶网
络基架强度、添加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表面改性、降低毛细管力等几种SiO2 气凝胶常压干燥工艺,并回顾了
几种SiO2 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应用现状。
2010, 40(6).
摘要: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吸波原理,综述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材料如零维磁
性纳米颗粒、一维磁性金属纳米线、二维磁性薄膜、二维片状磁性金属颗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的
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2010, 40(6).
摘要:简述了传统RTM 工艺的成型原理和树脂工艺参数,详细介绍了两种常见的RTM 派生工艺:真
空导入模塑工艺、柔性辅助RTM 工艺。展望了通过降低树脂黏度和成型工艺改进的两种方法,使RTM 工艺更
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2010, 40(6).
摘要: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目前复合
材料压力容器的材料和典型结构,阐述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航天工业的主要应用及发展方向。
2010, 40(6).
摘要:在复合材料网格结构临界轴、外压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C/ E 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的整体
承载能力,以无开口结构为目标,给出了补强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壁板开口处结构的补强
设计提供了可行方案,解决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2010, 40(6).
摘要:根据多年的设计生产实践,总结了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的优缺点。在发挥其优点的基础上,针
对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的缺点,提出了一体化设计设想,给出了一体化研制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
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对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可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从而可以使
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0, 40(6).
摘要: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几何尺寸对铝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胶层厚度的增加,胶接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呈非线性关系;与搭接面
积呈线性关系,在搭接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搭接宽度减小搭接长度来增大接头强度;另外,胶结强
度随夹具之间的距离变短而降低,随被粘物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厚度达到一定程度,这种趋势变化趋于缓慢。
2010, 40(6).
摘要:利用Ansys 有限元软件,采用纤维随机分布模型,对在环境温度t =80益、相对湿度RH =90% 条件
下的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湿后的水分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从材料吸湿实验中所得到的
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模拟计算得到的水分浓度场对复合材料内部的吸湿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
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水分吸收过程;复合材料内的水分浓度随老化时间延长而
增大,吸湿应力也随之升高,在纤维和基体界面处的应力最大,可达50 MPa 以上。
2010, 40(6).
摘要:为提高PBO 纤维/ 环氧树脂的剪切强度,采用聚合物涂层法对PBO 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
NOL 环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研究不同浓度的表面涂层处理液、不同浸渍工艺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
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BO 纤维表面经不同涂层处理液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均高于未经表面处理的;当PBO
纤维经过以涂层A 为一浴浸渍液、涂层B 为二浴浸渍液的两次浸渍工艺处理后,层间剪切强度最高,比未经表
面处理的提高了61%。
2010, 40(6).
摘要:研究了分步热处理对石墨纤维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Raman 光谱分析了石墨纤维
的皮芯结构程度。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分步热处理有利于石墨纤维拉伸强度和体密度的提高,而其
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则较小。分步热处理所得石墨纤维的表面石墨化程度较低,内部石墨化程度较高,其皮芯结
构因子较大,说明其均质性更好一些。因此,分步热处理有利于提高石墨纤维的致密性和均质性,从而提高其
拉伸强度。
2010, 40(6).
摘要:以氢化丁腈橡胶(HNBR)为基体,分别添加有机纤维1、有机纤维2、碳纤维粉和纳米无机物,通
过形貌分析和X 射线能谱仪(EDS),研究不同用量下不同烧蚀填料对HNBR 烧蚀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发
现在该试验条件下,添加有机纤维1 和纳米无机物的HNBR 能获得较好的烧蚀性能;添加有机纤维1 时HNBR
材料的力学性能很差,纳米无机物的加入对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添加有机纤维2 和碳纤维粉的HNBR 力学
性能变化不大,但烧蚀性能不理想。
2010, 40(6).
摘要: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Al 基底上制备了TiO2 / TiN 多层膜。通过控制基底材料的粗糙度使制
备出的薄膜在可见波段具有非镜面反射效果。采用扫描电镜、红外辐射率测量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光度
计等测试手段对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在Al 基底上制备了结合力良好、具有迷
彩效果的低红外发射率薄膜。研究发现,随氧化层厚度增加,薄膜发射率趋向稳定(0. 2 左右)。薄膜电阻随氧
化层厚度的变化无明显变化。
2010, 40(6).
摘要:利用空间带电粒子模拟设备模拟真空电子辐照环境,研究真空电子辐照条件下碳纤维/ 氰酸酯复
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质量损失率变化规律,并利用XPS 和SEM 对辐照前后复合材料表面性质和断口形貌进
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150 keV 真空电子辐照作用对碳纤维/ 氰酸酯复合材料表面影响较大,随着真空电
子辐照注量增加复合材料质量损失率先快速增加后趋于平缓,而层间剪切强度先增加后略有降低。
2010, 40(6).
摘要:采用表面预涂环氧E51 树脂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层间柔性缓冲层的M40 增强双酚A 型二氰酸酯
(BADCy)复合材料单向板。FT-IR、SEM 及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高温下( >180益)环氧E51 与BADCy 反应形成
柔性好且线胀系数(CTE)较低的五元噁唑烷酮环能有效地松弛复合材料界面间的层间应力。当E51 处理液
的浓度为10%时,M40/ BADCy 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和弯曲强度分别由原来的69. 8 和1 080 MPa 增加到78. 1
和1 110 MPa,提高了约12%和3%。
2010, 40(6).
摘要:采用激光焊接ZL114A/5A06 异种铝合金,通过参数优化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利用光学
显微镜(OM)、拉力试验机、高温疲劳试验机、SEM 和EDS 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的金相组织为等轴晶;接头焊后不经热处理,抗拉强度可达到265 MPa,为母材强度
的80%以上,并有很好的抗疲劳性能;断口分析显示断裂位置在ZL114A 母材一侧的熔合线附近;在保证焊透
的前提下,激光功率越小,晶粒越细小,接头强度越高。对框架蒙皮结构铝合金贮箱产品试验件进行了焊接,试
验件达到了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2010, 40(6).
摘要:通过旋转条件下切割SiC 单晶片,分析了切片表面微观形貌特点,研究了线锯速度、工件进给速度和工
件转速对切片表面粗糙度与切向锯切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工件旋转,切片表面平整光滑,沿线锯运动方向
没有明显沟槽及凸起,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当转速由0 增加到12 r/ min 时,切片表面粗糙度由1郾532 滋m 降到0.513
滋m;线锯速度和工件旋转速度增大、工件进给速度减小,切向锯切力减小,表面粗糙度减小。当线锯速度和工件旋转
速度过大,切向锯切力和表面粗糙度反而会有所增加。
2010, 40(6).
摘要:利用石英晶体微量天平(QCM)测量技术,开展了针对空间微小尘埃累积质量流的原位测量方法研究,
建立了石英晶体电极表面与尘埃粒子吸附的黏附力系数模型。结果表明,当电极表面与尘埃粒子的黏附力系数k>
m棕0
2时,石英晶体电极表面累积尘埃粒子的质量与石英晶体振荡频率的关系符合Sauerbrey 公式。在上述结论的基
础上,采用在石英晶体电极表面涂敷黏性薄膜的方法实现了对微小尘埃粒子累积质量流的测量,对理论模型进行了
验证。
2010, 40(6).
摘要:研究了TA15 钛合金氩弧焊焊接接头超声冲击前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并对接头拉伸断口进行
了观察。结果表明,焊接后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母材的组织差别很大,表现为魏氏组织特征;超声冲击
前后母材和接头的组织均变化不大。冲击处理使焊缝区和母材区的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增加。冲击前后的焊
缝及母材的室温拉伸断口均属于韧窝型断口。冲击后接头的表面和断面显微硬度均得到了提高。
2010, 40(6).
摘要:研究了TC17 钛合金惯性摩擦焊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材料的
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C17 钛合金母材为琢+茁网篮状组织,晶粒较大;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内可
以看到明显的原茁相晶界,焊缝区的原茁晶粒较细小,热影响区的原茁晶粒较粗大,晶粒内部存在细小的琢相。在
室温下,当驻K臆15 MPa·m1/2时,焊缝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小,而当驻K逸15 MPa·m1/2时,焊缝区的扩展速率最大,其
次是热影响区,母材的裂纹扩展速率最小;在高温下,焊接接头各部位的裂纹扩展速率相差不大,均小于室温。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地址:北京9200信箱73分箱
邮编:100076 传真:010-68383237
电话: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版权所有:宇航材料工艺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