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3(2).
摘要:为评估三向碳/碳材料的烧蚀性能,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制的FD-04F电弧加热器上对三向碳/碳材料进行了滑行试验,测出了三向碳/碳材料的转捩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滑行试验在测量转捩压力方面是有效的,并给出了三向碳/碳模型的转捩压力数据和最终外形形状.
2003, 33(2).
摘要:为了保证火箭发动机用薄壁合金管的可靠性,通过涡流检测参数的编程计算,具体分析了材料的主要涡流特性,制定了正确的火箭发动机用薄壁合金管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2003, 33(2).
摘要:以平行直纹型面的数控展成电解加工为例,对数控电解加工整体叶轮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成形规律、展成运动、数控编程、阴极设计制造、机床及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典型叶轮加工工艺逐一进行了介绍.
2003, 33(2).
摘要:采用XDTM法制备TiCp/ZA-12复合材料.组织观察表明:TiCp原位自生,在基体中均匀分布,没有颗粒的偏聚和宏观、微观偏析存在;自生的TiCp多呈近球形,其表面光滑圆整,没有棱角和尖角;与基体合金的界面结合较为紧密,无反应产物存在.拉伸试验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2003, 33(2).
摘要:对防高温高速燃气烧粘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环境条件,清洗、设计变更或配件更换、发动机改进、脂/干膜类润滑防护涂层、无机和有机防热/烧蚀材料、纳米功能涂层和技术的应用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冷/热模拟、发动机试车台模拟等防烧粘-腐蚀试验评估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2003, 33(2).
摘要:在介绍了泡沫塑料成型机理与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模塑成型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夹芯上气孔缺陷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指出可从发泡原料组分、发泡工艺及模塑型腔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显著减轻夹芯气孔缺陷.
2003, 33(2).
摘要: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失重条件下的SHS、场激发SHS、SHS催化剂和载体、有机物的SHS、机械激发SHS和SHS纳米材料以及SHS产物耗散结构研究.
2003, 33(2).
摘要:主要概述了用MOCVD法制备金属铱涂层的原理以及工艺参数对制备涂层的影响,并对铱做保护层的铱/铼喷管的寿命进行了预测.指出MOCVD法制备铱涂层的关键问题是沉积前驱体的选择、沉积工艺参数的优化,并对MOCVD法制备铱涂层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评述,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2003, 33(2).
摘要:通过采用溶液法引入烧结助剂Y2O3、La2O3的工艺,研究了热压自韧Si3N4陶瓷的显微结构特征,着重分析了烧结助剂含量及配比对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以及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发现,自韧Si3N4陶瓷中β-Si3N4柱状晶的双峰分布特征以及显微组织的均匀性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2003, 33(2).
摘要:由聚二甲基硅烷(PDMS)与3%~7%(质量分数)聚氯乙烯(PVC)共热解反应生成的聚碳硅烷(PC-P),是制备力学性能优良的低电阻率SiC纤维的先驱体.研究了PC-P先驱体的合成条件,利用GPC、IR、XPS、元素分析等手段对PC-P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P先驱体的最佳合成条件为450℃保温6 h~8 h,熔点为180℃~230℃,数均分子量为1 350~1 800,分子量分散系数为2.0左右;PC-P含有Si、C、H、O元素,其C含量高于由PDMS制备的先驱体PCS,而Si含量低于PCS;结构与PCS相似,但Si-H键含量低于PCS中Si-H键含量.
2003, 33(2).
摘要: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和叠层板模型,建立了一种分析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在叠层板模型中,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厚度为编织复合材料的整体厚度,宽度为一个编织花节宽度,长度为一个编织花节长度,并简化为具有不同材料主方向的单向层板的叠合结构.不同层板间的交叉重叠按各层板性能的体积平均进行简化,同时假设代表性体积单元具有均匀的中面应变和曲率.此外,模型中考虑了编织纱线的排列方式以及表面纱线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2003, 33(2).
摘要:叙述了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军工生产和科研领域等的应用,通过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相比较,总结了该方法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地位及优势,并预测了激光全息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3, 33(2).
摘要:论述了BP神经网络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材料设计的要求,建立用于材料设计的模型,并对模型建立与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为BP网络用于材料设计提供了依据,为材料性能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2003, 33(2).
摘要:对近年来用粘接以及用石墨、硼、硼化物、碳化物、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和玻璃等作中间层连接碳/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碳/碳复合材料与铝、铜的粘接及钎焊连接工艺.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地址:北京9200信箱73分箱
邮编:100076 传真:010-68383237
电话: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版权所有:宇航材料工艺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