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31(2).
摘要:全面介绍了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开发的ZN系列阻尼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阻尼性能及其特性,并通过对若干应用实例的介绍,说明ZN系列阻尼材料的应用现状。
2001, 31(2).
摘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高速超塑性的研究现状,包括拉伸超塑性、压缩超塑性。综述了各种基体和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高速超塑性的条件及高速超塑变形的特点。对于高速超塑性的变形机制,尤其是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超塑变形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MMCs高速超塑性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2001, 31(2).
摘要:阐述了阻燃材料与阻燃剂得以推广应用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应用于阻燃材料中的卤系、有机磷系、磷—氮系(又称膨胀型)或有机硅系等不同类型阻燃剂的阻燃特性及其适用范围;重点探讨了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和阻燃特性,并介绍了相关产品的发展动向。为克服卤系阻燃剂的不足和提高环保效果,无卤、高效、低烟、低毒新型阻燃剂合成及其阻燃技术的研究是当今高分子阻燃材料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膨胀型阻燃剂和有机硅系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将成为21世纪阻燃剂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2001, 31(2).
摘要:概述了电流变液材料的研究进展,时单组分分散相电流变液、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液等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了突出目前电流变液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促进新型电流变液材料的发展,对于近年来受到重视的液晶高分子电流变液和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2001, 31(2).
摘要:红外探测技术、激光探测技术、电子战等因素使得红外波段中的隐身技术变得更为重要。在同一波段范围同时达到红外与激光的隐身兼容是热平衡理论所面临的难题。要做到红外和激光的隐身兼容,就必须克服两者对材料的一对矛盾要求。在分别介绍了红外、激光隐身的原理后,提出了红外激光复合隐身的设想,并分析了两种隐身技术的互相制约及兼容的可能性。
2001, 31(2).
摘要:针对电火花放电机理中的极性效应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为考察两电极的蚀除情况,进行了单脉冲实验,结果发现在煤油中大脉宽放电条件下正极的蚀除量大于负极,这与实际加工中的结果不符。通过参考和分析等离子通道中电子和正离子的运动,并对上述现象给出了探讨性的解释。
2001, 31(2).
摘要:利用MTS材料试验系统和光学金相、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MSX—3的高温疲劳行为,重点探讨了循环频率对这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频率的增加会导致合金高温疲劳寿命的下降及不同的变形机制。
2001, 31(2).
摘要:对经300℃、500℃高温热暴露的B/Al(LF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300℃下热暴露时,性能下降速度较慢,100h后强度保留率约为76%,延伸率保留率为74%。而在500℃下热暴露时,5 h以上强度就有明显降低。高温长时间热暴露后复合材料的断裂也从累积型转变为典型的非累积型断裂。通过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对固态热压制造态和高温热暴露的界面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界面反应是造成B/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1, 31(2).
摘要:氧气体扩散电极是电化学CO2浓缩器的关键因素之一,氧电极催化能力的研究有利于提高CO2的转移指数和转移速率。通过活性炭的预处理及Pt/C粉制备方法的选择,改进了氧电极的制备工艺。此外,以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为基础,得到了氧电极Pt/C粉的最佳制作条件。
2001, 31(2).
摘要:用丙烯睛和己二胺可合成环氧树脂固化剂。借助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质谱(MS)分析该固化剂组成。结果表明:当己二胺(HMD)、丙烯睛(AN)按摩尔比为1:1反应时,除主要产物氰乙基己二胺外,产物中同时存在二氰乙基己二胺。
2001, 31(2).
摘要:以某飞行器透波结构件对材料的要求为背景,研制了可用于RTM成形工艺的耐高温树脂SH。SH树脂l00℃下8 h后粘度仅200 mpa·s,适于RTM工艺成形;该树脂耐热性良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9℃,430℃热失重仅为10%;石英纤维/SH树脂复合材料300℃时的弯曲强度σb=139 MPa,弯曲模量Eb=9.5 GPa,可在300℃以上短时使用。
2001, 31(2).
摘要:采用将聚二甲基硅烷与聚氯乙烯共裂解合成制备了si-C-O纤维先驱体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表明反应体系中聚氯乙烯含量较高时,生成的先驱体聚合物既有聚碳硅烷的结构特征,又具有—CH=CH—共轭结构特征的一(SiCH3H-CH2)n—(CH=CH)m—共聚物。先驱体聚合物经熔融纺丝及NO2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得低电阻率Si—C—O纤维(电阻率小于100Ω.cm),而通过聚碳硅烷制得的SiC纤维电阻率为106Ω.cm。结果表明能够从聚二甲基硅烷与聚氯乙烯共裂解出发制备低电阻率Si—C—O纤维。
2001, 31(2).
摘要:采用化学气相渗连(CVI)法和液相浸渍有机物先驱体混合工艺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抗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C—SiC复合材料在基本保持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提出了制备兼具C/C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优良性能的碳陶结构复合材料的技术途径。
2001, 31(2).
摘要:以聚硅烷(PS)、聚氯乙烯(PVC)和钛酸四丁酯[Ti(OBu)4]合成含碳量不同的聚钛碳硅烷(PTC)先驱体,运用IR、GPC、VPO、TG等分析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富碳PTC先驱体的合成及其组成结构,讨论了加入PVC含量不同对PTC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经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高温烧成制备出具有较好工艺性能和电阻率为100Ω*cm~103Ω*cm的富碳含钛碳化硅纤维(Si-Ti-C-O纤维)。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47号 京ICP备06019415号-2
地址:北京9200信箱73分箱
邮编:100076 传真:010-68383237
电话:010-68383269 E-mail:703@china.com
版权所有:宇航材料工艺 ® 2024 版权所有